關於我的通靈

2024-09-23

※本文附圖摘錄自遠流出版《究極夢辭典:用「夢療法」解讀深層訊息,翻轉人生》一書,作者:坂內慶子


通靈,這並非專屬於我的能力,而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因為每個人都具有美麗而神聖的靈魂,它會帶領著你到你適合且需要的地方。

之前學習催眠,催眠就是會讓你進入到你的潛意識,而你自己的潛意識會告訴你自己深層在心中的各種答案,潛意識讓你腦海所浮現的畫面就是你潛意識覺得對你來說是重要的時刻。

其實回顧人的一生,大多數的時間,

是睡覺--起床--運動--工作--回家--看書(手機)-- 睡覺….周而復始。你可以回想看看,真正特別對你內心有著深層影響,是不是就是"某個片段"?!

通靈,每個人頻波不一樣,所以我只能講述我自己一路來幫助別人的經驗談:

今天特別來論述三世因果:

有的人為何會跟A一見如故,相談甚歡,而有的是一見面就相看兩相厭?!

這攸關了【前世】

在東方文化講的是—三世因果;

在西方文化講的是---前世回溯(通常是透過催眠)

過去,我的一位老師,教我觀三世因果,因為我的關係和他相處得像朋友一樣,所以我都認為他是在—"放屁"。

你或許好奇,我看了什麼?我是真的有覺察到,但是因為我那時"無知",所以我還是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

結果,這老師跟我說,你講的是真的,我跟你核對過了,…..雖然他這麼講,但是可能因為朋友關係太熟,所以我還是送他一句"聽你在放屁"。

2-3年前,心中一股衝動想學催眠,後來今年終於開始學習,後來我發現確實可以回溯前世,因為真的會有前因後果的存在。

我以前的觀念就是:我從出生就是新的個體,一切都是從頭開始。經過學習+看大量催眠相關書籍之後,我歸結2大重點:

1.人都是帶著過往每一世的記憶來到這裡

(身邊總有一些有特殊才能或是特別熱愛XX的人

EX:特別愛唱歌/愛跳舞/愛看書/繪畫天分/思維高手/….)

其實,這就是"天賦",人人說的—與之俱來的天份

2.以上說的是天份,另外一種,就是"情緒與感覺"

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這一個區塊。當然與情緒感覺互相牽扯的還有什麼? 就是"疾病"。

EX:

(1)癌症

和壓抑/不願意放手相關

(2)肥胖可能因如下

心理層面-自我保護(最常見)

前世回溯-前世曾經挨餓 或是 害人受餓

(3)糖尿病:

胰臟問題-顯示缺乏"甜蜜感"

這就可能是 你感覺不到愛/感覺缺少人生的喜悅

……等等

潛意識會經由身體的症狀與我們溝通;而診斷是醫生對症狀所下的標籤,所以務必要理解隱藏在疾病/意外…的根本訊息。這就會人人常說的—業力/果報。

◆補充說明:所謂的"業力"(或稱果報、業報、報應),通常被描述為業力原則(英語:principle of karma),其中個人(原因)的意圖和行為會影響該個人的未來。在諸多印度宗教(Indic religions)教義中,關於業力的學説與關於輪迴的信念密切有關,因此與因果原則在靈性層面上的有效性在幾世之後密切相關。

<上一段取自:維基百科-業>

※建議書籍: ~~~真人真事~~~中外書籍~~~

1.生命不死:精神科醫師的前世治療報告

*作者:陳勝英為美國神經精神科專科醫師,及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2.跨越前世今生──陳勝英醫師的催眠治療報告

3.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

*作者:布萊恩.魏斯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透過催眠治療的過程,使病人在前世今生徘徊,聆聽到生命輪迴的前世記憶與景象。魏斯醫師把這段心理治療的經過,以小說故事方式呈現故事發展引人入勝,是一本難得的好書。邀請讀者用真實的勇氣去閱讀。本書世美國連續兩年的排行榜書,已譯成11國文字,挑起了人們對生死、輪迴的好奇與迷惑。中譯本問世後,成為備受宗教、媒體爭議的話題。本書令人震驚的是:一位接受二十世紀科學洗禮的精神科醫師,卻在治療一位女病人時,發現她的前世輪迴。魏斯鼓起勇氣,把這段心理治療的經過寫成本書,他說:「自從接完這個病人,我的生命全然改觀。」(引述書中內容)

※後記:

催眠,是很花時間的,還有的人來催眠會抱著一種奇怪的心態:"你不可能把我催眠的啦!"

會用意志力誓死抵抗,讓催眠過程更加艱辛….

催眠分很多種類不單單是我們在電視上常看到的那種。

我在此所說的是要真正進入你潛意識,跟你潛意識進行溝通的那種催眠類別。

因為我不喜歡花太多時間耗在原地,後來我才發現我的通靈就可以深入到潛意識,有時說的當下,當事人並不認同,但是事後幾天回想,他確實有這樣的想法。

所以,我自己的通靈,經多方驗證/各方反覆回復,發現就是深入到潛意識。

所以若我們進行通靈時,你不用急著下定論,你可以回家好好的深思,挖掘自己最深層感受,你會在不經意的一天,突然感受到"啊~原來!"這就是你和你潛意識對接上了~

※備註解說 (取自維基百科):

潛意識(英語:Unconscious mind)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欲望,即所謂冰山理論: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無意識)。

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它主動地對人的性格和行為施加壓力和影響。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領域時運用了決定論的原則,認為事出必因。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夢、口誤和筆誤,都是由大腦中潛在原因決定的,只不過是以一種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由此,弗洛伊德提出關於無意識精神狀態的假設,將意識劃分為三個層次: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

                                                                                                                       2024/09/23 08:06 寫